如果不是最近看到一档节目,我想我并不会注意到汽车油箱材质对车辆安全的影响。
这档节目对目前大部分车型采用的油箱材质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同时模拟了一些极端状况,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油箱(节目中说的铁皮油箱)不如工程塑料材质的油箱安全,在油箱遭遇撞击的时候极有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瞬间起火爆炸,存在隐患。
真的如他所说吗?
听说过买车会注意油耗、车重、配置,但很少听到有人会在意车型使用的油箱材质。
汽车油箱一般布置在车辆后轴前端的车体中后部,在车辆遭受各个方向的撞击时,油箱的这个位置均能得到相对最好的保护。油箱按材质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金属油箱,包括铁制油箱,铝制油箱,铝镁合金油箱等,第二种是其它材料油箱,包括工程塑料油箱等。
在工程塑料大规模应用前,早期的汽车油箱大多采用了金属材质。不过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使用工程塑料材质的油箱。实际上,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和日本汽车公司即开始用塑料油箱替换铁油箱,2000年以后,塑料油箱在美国、欧盟国家和日本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0%。美国加州甚至立法规定汽车油箱的渗透标准等指标,将铁油箱排除在外。
似乎这么看起来,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使用塑料材质油箱是大势所趋,而金属油箱给人的直觉似乎也如视频所说,在遭受撞击时产生火花很容易引燃汽油导致爆炸,那么金属油箱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吗?
金属油箱不如工程塑料油箱安全?
为了论证金属油箱的安全性,这个节目也算“煞费苦心”:
先是用了1972年福特Pinto车型在遭受到后侧车辆撞击时(追尾),会发生油箱破裂并“爆炸”导致车上3人死亡的案例作为依据。然后,他们用切割机对不同材质的油箱进行切割,金属油箱火花四溅,而塑料油箱却没有一点火星,然后便得出了“金属油箱不如塑料油箱安全”的看似顺理成章的结论。
不过,就如我们数月前论证汽车安全性时强调的,任何关乎车辆安全与否的话题和极端状况的假设都是需要相对条件的。
我们知道燃烧需要具备温度、氧气以及燃烧介质,对于油箱来说氧气和燃烧介质已经具备,只需温度达到一定条件后即可燃烧。在一般大气压下汽油的燃点为427摄氏度,要燃烧就需要碰撞或其它原因产生的高温条件。而更为极端的爆炸则需要空间内的物质以极快的速度把其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变成机械能、光和热等能量形态。但这必须具备一定密封性才能使汽油迅速燃烧产生足够压强。
而从材质上看,不管是金属油箱还是塑料油箱,其密封性都已经非常好,基本不会发生渗油、漏油的情况,除非发生输油管等材质被腐蚀或是油箱本体遭受外力破坏。另外,不管哪种材质的油箱在表面都会涂有防腐和阻燃材料,以保证耐久性。
的确,金属油箱大多采用焊接成型,受到撞击时焊接部位容易发生断裂,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燃油泄漏;而塑料油箱则多是一次性吹塑成型,工程塑料材质的抗冲击和防变形开裂性能也更好,这也是工程塑料油箱逐渐取代金属油箱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金属油箱就等同于不安全。
看似容易爆炸的金属油箱其实熔点较之塑料油箱要高,发生爆炸的最大可能性来源于迅速进入油箱内部的外部火源,从而迅速引燃汽油导致压强增大而爆炸。但这种概率相对较低,像节目中用切割机溅起火星来演示所谓的极端情况并不严谨和有说服力。更为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在汽油接触到外部火源之前,油箱本体或输油管道因为碰撞和燃烧发生熔化导致油箱破损、汽油泄漏并迅速燃烧等情况,这就打通了与外界大气联通的途径,而不是瞬间发生爆炸。
当然,对于塑料油箱来说,一旦发生碰撞或起火,温度升高会导致油箱迅速熔化,油料外泄并迅速燃烧,发生爆炸的可能性相对金属油箱要小得多,但燃烧情况会较金属油箱凶猛。
此外,关于节目中提到的福特事故,根据事后调查报告,官方认为该车油箱布置在后轴后方(恰好位于后吸能区)才是导致惨祸的主要原因,而非油箱材质本身。事实上,很多早于80年代的老旧车型都采用与之类似的油箱布置方式。不过现在几乎所有乘用车的油箱都转移到了座舱下方,即前后轴之间的位置,以尽量减少碰撞时对油箱的冲击。
所以,仅以油箱材质来判定车辆是否安全,并不是一个全面客观的说法。
工程塑料油箱仍为大势所趋
其实,对于油箱材质,消费者无需太过于纠结。目前国家对于油箱材质并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作为硬性规定,不过对于金属油箱,还是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检验要求的。也就是说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只要你在市场上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新车,安全性都还是得到了国家机构的检验和认证的,至于油箱采用的是哪种材质,并不是你需要纠结和可以决定的。
当然,目前大部分主流车型都采用的是工程塑料油箱,仍然还有少量车企坚持使用金属油箱。无法否认的是造价成本是他们不愿意放弃金属油箱的原因之一。
虽然金属相对于塑料来说材质更为昂贵,不过由于工程塑料油箱的工艺和技术,目前塑料油箱的成本还是高于金属油箱的。随着大批量的生产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塑料油箱的成本肯定要比铁皮油箱有优势,否则有利益考量的厂家也不会大规模使用这种材质。
总之,“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那就是合格的产品。而至于车辆安全,我相信消费者心里更清楚,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理解同行们希望给消费者启示的初衷,但跑偏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作为消费者在考虑购车的方方面面时,也应该保持尽量理智清醒的判断,否则很容易被所谓的“常规道理”误导